close

 

二、荔枝椿象曾被列為「檢疫害蟲」,不僅會危害作物,也會傷害靠近之人畜,請先描述其所造成之危害,(6)生活史,(4)防治方法,(10)再討論在臺灣是否有滅絕之可能性。(5)

 

新聞:

荔枝椿象大爆發 龍眼農哀號-上下游新聞市集(2015.09.08)

荔枝椿象又要生了 先下手為強-上下游新聞市集(2016.04.02)

防治荔枝椿象新利器,生物防治法及新核准藥劑-農傳媒(2017.01.24)

荔枝椿象蔓延台中 專家研判全台已淪陷-自由時報(2017.04.04)

 

荔枝椿象

學名: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

英名:Litchi stink bugLongan stink bugLychee stink bug

俗名石背、臭屁蟲、臭椿象、荔椿

 

一、前言

1.以刺吸方式危害荔枝、龍眼。

2.除導致落花、落果及嫩枝、幼果枯萎外

3.並引起荔枝果實期後期荔枝酸腐病之發生

4.成蟲及若蟲亦為傳播龍眼鬼帚病(Longan witchs' broom之媒介昆蟲

5.且其危害所造成之傷口也有利於荔枝露疫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之入侵。

6.受驚擾時,常射出具腐蝕性臭液以自衛,會造成果實及葉片灼傷,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可引起刺痛感及過敏,應避免接觸。

7.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南亞、中國等地,近年在台灣大量出現的荔枝椿象,則是來自鄰近中國的外來種。

8.最喜寄宿於「無患子科」的植物上,因此舉凡龍眼、荔枝、台灣欒樹都可發現牠的蹤跡

 

二、危害狀

1.刺吸式口器

2.成蟲及若蟲吸食荔枝、龍眼的芽、梢、花穗及幼果汁液

3.導致落花、落果,嫩枝、幼果枯萎及果皮黑化等,影響荔枝、龍眼產量與品質

 

三、害蟲概述

(一)分類地位:

半翅目 Hemiptera

----->椿科 Pentatomidae

 

(二)分布:

主要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地區

包括中國東南各省(如福建、廣西、海南島)、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等地區。

 

(三)寄主:

主要寄主:荔枝及龍眼

次要寄主如欒樹、柑橘、李、梨、橄欖及香蕉等。

(其寄主植物包括荔枝、龍眼、欒樹、無患子科、柑橘等1828種以上)

 


 

(四)形態:

成蟲:

體長24 ~ 28公釐,寬15 ~ 17公釐,

雌蟲體型大於雄蟲,體呈盾形,黃褐色,單眼1對、眼1對,皆呈紅色;

觸角4節,黑褐色;前胸向前下方傾斜,臭腺開口於後胸側板近前方處,胸部腹面披白色蠟粉;

腹部背面紅色,雌蟲腹部第7節(最後1節)腹面中央具1縱縫使腹板分成兩片,雄蟲腹部最後1節背面具凹面的交尾構造。

 

卵:

近圓球形,直徑2.5 ~ 2.7公釐,常14粒卵相聚成塊,

初產時淡綠色少數淡黃色,漸轉為黃褐色及灰褐色,近孵化時呈紫紅色。

 

若蟲:

5個齡期,臭腺開口於腹部背面,位於腹部4567節之間。

一齡若蟲體長約5公釐,呈長橢圓形,體色紅色至深灰色,複眼深紅色,前胸背板寬稍具凹面,為鮮紅色,腹部中央及外緣深灰色。

二至五齡若蟲體型呈長方形,體色橙紅色至淡橙色

第二齡若蟲:體長約8公釐,頭部、前胸肩角及腹部背面外緣為深灰色,腹部背面有白色條紋兩條,由末節中央分別向外斜向前方,沿每1節背板兩側各有1黃色點,呈2條黃色條紋,後胸背板外緣伸長達體側;

第三齡若蟲:體長10 ~ 12公釐,後胸外緣為中胸及腹部第一節外緣所包圍;

第四齡若蟲:體長14 ~ 16公釐,中胸背板兩側翅芽明顯,其長度伸達後胸後緣;

第五齡若蟲:體長18 ~ 20公釐,中胸背面兩側翅芽伸達第3腹節中間,第1腹節退化,將羽化時,全體被白色蠟粉。

 


 

(五)生活史:

1.荔枝椿象屬漸進變態類

2.1年一個世代,生活史包括卵、若蟲及成蟲3個時期

3.卵為2 ~ 8月,一般於4月初孵化

4.若蟲期分布於4 ~ 10

5.以成蟲越冬,越冬成蟲出現於次年1 ~ 8月,

  當代成蟲則於6 ~ 12月出現。

6.卵期與溫度有關18℃時需20 ~ 25日,22℃時需7 ~ 12

7.若蟲一般有5個齡期,若蟲期60 ~ 80

8.成蟲壽命長達200 ~ 300

9.每隻雌蟲一生平均交尾達10次以上,交尾後1 ~ 2產卵於葉背

10.每次產卵14一生產卵5 ~ 10

 

四、發生生態

在中國南部福建、廣東、廣西地區,荔枝椿象1年一世代,以性未成熟的成蟲越冬,越冬期之成蟲有群集性

多於無風、向陽及較稠密的樹冠葉叢中或植株縫隙處越冬

翌年3月上旬當氣溫達約16℃時,越冬成蟲開始活動,於荔枝、龍眼枝梢或花穗上吸食危害,

待性成熟後開始交尾產卵,

卵多產於葉背,另亦發現其在枝梢、樹幹以及樹體以外的場所產卵,

成蟲產卵期自3月中旬至10月上旬,45月為產卵盛期

卵孵化後:

初齡若蟲有群集取食現象

二齡後逐漸分散危害,干擾時有假死現象,同時分泌臭液,並掉落於地,但很快就往樹上爬;

若蟲抗飢力強,可達約7日不取食,

五齡若蟲至成蟲間大量取食累積脂肪準備越冬

體內具較多脂肪的越冬成蟲對藥劑容忍度較強

越冬後的成蟲因消耗體內脂肪對藥劑的容忍度降低,此時為最佳的防治時期

 

五、防治方法

荔枝及龍眼若遭荔枝椿象嚴重為害可降低70-80%之產量。

為防範該害蟲入侵台灣,實應加強檢疫工作。

(一)物理防治

1.當溫度低於10℃越冬之荔枝椿象少活動,可搖動或敲打樹枝及枝葉,震落蟲再予捕殺

2.於4 ~ 5月間荔枝椿象產卵盛期摘除樹上卵塊銷燬

3.於主幹基部塗佈一圈黏膠防止掉落地面的若蟲爬回樹上危害,亦可被黏膠黏住而死亡

4.徹底清園、疏花、疏果及合理施肥可減少荔枝椿象危害。

 

(二)生物防治

1.寄生性天敵:卵跳小蜂平腹小蜂

  4 月為荔枝椿象產卵高峰期,此時利用卵寄生蜂做生物防治效果最大)

2.捕食性天敵:蜘蛛、螞蟻、鳥類

3.病原菌:白殭菌(Beauveria bassiana

 

(三)化學防治法

根據民國 102 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公告在荔枝及龍眼上荔枝椿象緊急用藥如下:

1.越冬後的成蟲對藥劑容忍度較低,可於 3 月上旬進行第一次噴藥

2.4月中旬為荔枝椿象初齡若蟲聚集時期,可進行第二次噴藥

3.5為若蟲大量出現之時機,應進行第三次噴藥

4.荔枝椿象若蟲及成蟲會躲避於葉背,盡量從葉背進行噴灑

5.除噴藥於嫩芽、花穗外,尚需噴佈葉背,以防治三至五齡若蟲。

 

 

參考資料:

植物保護圖鑑系列,第39 ~ 41頁。

果樹/常綠果樹/荔枝/蟲害/荔枝-荔枝椿象

臺大農業推廣通訊雙月刊-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臺大校園驚見荔枝椿象蹤跡

 

 

arrow
arrow

    吃貨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